顯示具有 Q 檀香寺 Than Hsiang Temple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Q 檀香寺 Than Hsiang Temple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蔡明霞老师讲座《告别忧伤》

蔡明霞老师讲座《告别忧伤》

心莲报导

蔡明霞老师毕业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,曾主持电台丽的988[梦寐以求]节目,现任美国西华脑能活用方法专业讲师。她经常受邀至各团体机构演讲,对于 亲子沟通、青少年辅导、成人教育、情绪管理、自我成长等心灵课题很有心得。6月23日蔡老师受槟城檀香爱心福利中心的邀请到檀香寺作一场讲座会,讲题是 《告别忧伤》。

蔡老师的讲座会每一回都会吸引很多听众,原因是蔡老师不是以说教的方式去演讲。她常常在讲题中穿插了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听众自己去思考,再拓出一条生路。蔡老师指出,依丽沙白库伯勒说有四种人在面对困境时往往无法自拔:

1. 否认━━ 这种人是:他已出状况了,你去表示关心,他会告诉你: “我没事,我很好啊!”
2. 愤怒━━ 为什么会是我?上天真是有眼无珠!
3. 讨价还价━━ 如果生命可以再来一次多好。
4. 忧伤沮伤━━ 停留在这个阶段对你有什么好处?

蔡老师提出几个 自我强健 的方法:

1.接受挑战━━ 要明白危机就是转机。
2.探索 ━━ 去感觉创伤,允许自己有表达创伤的空间;
察自己的情绪才有办法去转化它;
要领 悟, 要把目光投射在自己的身上;
下情绪
最后要试着去改 ,一定要跨出自制的框框。
3 开创━━ 给自己开创机会。
4 转化━━ 要紧记:无论我遭遇了什么,我都要快乐地生活。
要换个角度去看困境:生命中发生的事都是一份神秘的礼物。

蔡老师一再强调:人生本来就不圆满,天空也不是天天都蓝,人都要面临起起落落,如果你对于失落有准备,对忧伤有配备,那么你就能更坚强去面对。一个 人如能时时存有感恩心,感恩我们天天都还能好好地活着,感恩能工作就是福气;对自己的身、心、灵要常常整理、锻炼,这种心理环保很重要。遭遇困境、失落, 如果以嗔心去面对,那是注定要失败的。

蔡老师也教导听众们一个舒解情绪的有效方法,那就是:观想天蓝色的光从头直泻而下,慢慢地看着它向下一直到脚下。这样会把我们的情绪从脚底输出。你不妨回去试一试!

蔡明霞老师的工作坊

蔡明霞老师的工作坊笔记

杨秀英

每次上蔡老师的课都觉得很轻松,因为老师不断提醒我们要放松。老师一直是我很欣赏的人物,“她勇敢抗癌的意志力;她对众生的爱与关怀;她的乐意分享等等”。所以每次上课后都有很多收获。

蔡老师分享的五字真言:感、觉、悟、放、变。是一个很好的自我觉察与改变的工具。

感:感觉自己的感觉,只要知道自己内在的动态,才知道如何放手。然而在今天,很多人也许不懂得去感觉。问问自己:我现在的感觉是…..如果你答不出来或许你太久没去感觉了,又或者你习惯把感觉隐藏。

觉:觉知的过程,扩展我们的思想及信念,爱就能自由流动。

觉知的过程须有智慧的辅助,如果觉得自己钻不出牛角尖,我最常用的方法是去看书及找我的良师益友帮忙。

悟:无论你现在外境如何,无论你以前做过什么,你都已经是以自已所知道、所了解的尽了最大努力了。

很多时候我们做了决定会后悔与自责,那是因为我们忘了在我们做决定的时候我们有诸多限制(资源上,情绪上等),而很多时候我们在“后来”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法时,就会出现这样一句话:早知道…...

放:放松、放下、放开、放空。

“放松”是须要每天练习的功课,在忙碌的都市生活,更要抽时间放松一下“回到大自然及听放松音乐是我的方式”

“放下”并不是放弃。放弃很多时候是还带着悲伤,怨恨,不满等情绪。而放下是把情绪的部份也被处理了。

“放开”就是放开胸怀,就好比当你把一颗石头体丢进水盆及大湖,它激起的涟漪是有差别的。

“放空” 只是当你放松的时候, 你的头脑才会放空。 放空的脑袋才能注入新的元素。

变:改变事情的定义, 改变人物画面, 改变对自己的自我对话, 改变学习人物,选择学习和行动。

处在这瞬息万变的世界, 你是否一直在改变,尤其当你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时, 又或者你以“不变来应万变”呢?